一、编制背景
(一)新区发展
2018年9月,国务院批复《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将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定位为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标杆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和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发展,将示范区列为辽宁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
2019-2020年,示范区陆续对拉古乡南部四村、高湾经济区进行托管,相比于2017年编制的171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面积扩大约115平方公里,新的机遇、新的形势、新的责任,要求示范区在原有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新的规划安排。
为满足示范区发展、配合示范区建设,开展了以上五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立足“三区一引擎”的战略定位,提升空间品质、促进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区。
(二)相关要求
能源要求: 2017 年 12 月 国 家 10 个部委联合制定了《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 年)》,明确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等问题。2016 开始,辽宁省陆续印发《2016 年辽宁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要点》《关于上报 2017年全省拆除燃煤供暖小锅炉清单及扩大煤改电供暖范围等有关情况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电化辽宁”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提出加快节能减排步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要求。
防灾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示范区作为国家级改革创新示范区,应积极响应国家要求,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 年)》,加强灾害预警与防范能力,提高防灾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
景观风貌等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思想;国土空间体系构建中要求形成国土生态安全骨架,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辽宁省提出促进城镇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镇等要求。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示范区总体规划中所确定的范围和托管的拉古乡南部及高湾经济区。四至为北跨浑河至高湾经济区北部,南至拉古长山村,西至沈阳三环绕城高速,东至沈通线,共计285.8平方公里,下辖汪家、深井子、李石三个街道、高湾经济区及拉古乡。
三、规划依据
规划依据分为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及地方相关政策文件等三部分。
1. 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2. 技术标准与规范包括《城市供热规划规范》(GB/T51074-2015)、《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GB/T51327-201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等。
3. 《辽宁省防震减灾条例》(2011)、《辽宁省推进清洁取暖三年滚动计划(2018—2020 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划。
四、主要内容
1、《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给排水专项规划》
(一)规划目的:构建源共享设施,打造城市用水安全体系;创造水循环系统,实 现城市治污绿色增长;落实海绵体工程,补完城市防涝生态链条。
(二)内涵:以构建绿色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为重点,以“水 4.0-开拓水资源” 为理念,建设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供水系统(管网漏损率≤10%), 建设循环再生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率 100%,中水回用率 30%), 完善雨污分流的雨水排除工程系统(重现期 2 年一遇),打造尊重自 然本底的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实现改善人居环境 的最终目的。
(三)供水系统
1、水源规划:大伙房优质水源供水,以水定城;精细化水量计算, 平衡供需关系。 沈抚示范区总需水量 39.2 万吨/日,回用水 7.0 万吨/日(规划再 生回用率不小于 30%),大伙房水库需供水量 32.2 万吨/日优质地表 水。
2、给水设施规划:三水厂集约共享,互为备用,优化给水分区,提 高供水安全、供水效率。 分别保留和平给水厂,扩建沈抚新城给水厂,扩建拉古给水厂三 座水厂。 连通 6 处给水通道,空间上拉手三座水厂,实现高效共享,提高 分区供水安全。预留 1 处棋盘山供水管线,支撑沈抚同城体系。
高湾经济区由和平给水厂拉古给水厂联合供水,现状浑河 DN600 转输管道能够满足规划需求。
(四)污水处理系统
1、污水系统规划:形成五个分区、三水厂处理,九泵站提升的污水 处理系统格局 示范区共规划五个污水分区,总污水量 23.3 万吨/日。近期保留 深井子污水厂,扩建三宝屯污水厂,规划新建 1 座杨官河污水厂,扩 建现有 6 座污水泵站,新建污水泵站 2 座。保留高湾污水泵站,规模 4.2 万吨/日,占地 0.25 公顷。
2、以需求定指标,合理分配再生水资源,预留再生水管线空间,有 序推进节水方案实施。 区内每日可产再生水 19.7 万吨,城市道路用地、绿地的总用水量为 6.5 万吨/日,可全部由再生水提供,满足再生水回用率不小于 30%需求。供热清洁能源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可使用再生水,多途径 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沿主干道规划新建再生水水鹤方便取水,提高节 水示范效果。
(五)雨水系统。
1、结合水系特点,保障雨水快速排放,划分为泵站提升与自流排放。两大片区 浑河排水分区等级高,来水迅猛;沈抚运河排水分区水位高,顶 托雨排,均采取高水强排规划,加强排涝能力; 东南部地势较陡,水系丰沛,自然河流水位低于地面,低水自流 入河,雨水分区化整为零。
2、提标设计标准,高质量发展雨水基础设施。一般地区设计暴雨重现期取 2 年一遇,重要地区设计暴雨重现期 取 5 年一遇,地下通道、下沉式广场和下穿式立交桥等设计暴雨重现 期取 20 年一遇。
3、补完雨水系统,实现区域雨水收集全覆盖。 浑河南区扩建现状雨水泵站 5 座,规划新建雨水泵站 4 座,新建 雨水管道 150 公里,逐步改造现状管道系统。
(六)海绵系统。建设城市海绵体,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
2、《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风貌、绿地及慢道系统规划》
(一)规划目标:绿地系统方面,生境重建、生态恢复、人文繁荣;风貌系统方面,中华底蕴、浑河风光、智汇沈抚;慢道系统方面,有机脉络、生态康健、慢行乐活。
(二)风貌、绿地、慢道整合规划体系:建立三个专项规划的耦合关系,既协调又相互制约,统一编制、分项组织,各系统组团联系又各成体系,依托慢道体系串联绿地体系和重点风貌区、风貌节点,改善城市环境、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活力。
(三)绿地系统:规划形成“一带三廊,三区多点”的绿色生态网络(一带:浑河生态涵养带;三廊:三环路生态廊道、四环路生态廊道、拉古河生态廊道;三区:东部山林汉阳区、中部)。
(四)总体风貌规划: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三核,六廊七区三十二景”的规划结构。
一心:城市绿心; 一带:连接沈阳抚顺的浑河生态景观风貌带; 双核:西片国际商务核心、东片国际商务核心及高湾旅游服务核心 ;六廊:三横三纵城市生态景观风貌廊道; 六区:7大城市风貌分区; 三十二景:26个城市景点和6个特色民俗村落。
(五)慢道系统规划:综合考虑生态基底、景观资源和设施基础,结合现状实际情况叠加分析,优化形成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绿道网,确定构建12条绿道,全长177.8公里。
绿道:规划构建“两环多线”的绿道结构,内环:重点串联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北部的居住区和商业片区,同时串联规划的沈抚人民文化公园、玄菟郡遗址节点、白沙湾公园、已建成的金风玉露湾公园等重要景观节点。
社区慢道: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以李石片区为例进行社区慢道规划,通过路权划分、保护措施与引导设施设置,保障行人慢行交通的安全,引导市民绿色出行,缓解机动车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
市政慢道:市政慢行道属于市政交通网络的一部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布局方式和宽度设置,依据于综合交通规划。通过“网络、断面、交叉口、设施、环境”五个要素来构建完善市政慢行道系统。
3、《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供热专项规划》
(一)规划目标:在区域内协调的背景下,构建以高效清洁供热为核心、先进技术 示范为引领、热网互联互通为保障、优化工程投资为要素的示范区综 合供热系统。实现示范区清洁供暖率达到 100%;清洁能源所占比例 不低于 30%;工业余热资源 100%被利用;构建全面热电联产清洁与 可再生能源及余热利用的供热体系的总体目标。
(二)规划结构:本次规划根据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总规、控规的城市建设构想和 现状基础条件,规划总体形成“二核多点”的供热格局。 “二核” 指大唐热电和抚顺新钢铁公司工业余热,“多点”指清洁能源示范区 能源站、污水源热泵供热区污水源热泵机组、沈阳泗水新天地热源厂、 拉古地区分布式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多种清洁供热热源。
(三)供热体系
1、供热热源 规划以现有的大唐热电、新钢工业余热二个热源为各自供热区域 内的基础热源,可再生清洁能源(燃气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污水源 热泵)为补充,保留顺南公司锅炉房为调峰,合力、新北方高湾分公 司锅炉房为备用热源,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被动式节能建筑做为试 点,满足示范区集中供热需求。 示范区外的沈阳泗水新天地热源厂向高湾经济区北部(供热分区 五)供热。
2、供热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热力网的同时,规划新建热水管网由大唐热电厂引 出至伯官大街,由同城二路向东供至旺力街,向北由混合景观路向东供至广场路1# 。热网供热半径约为18km, 供 热 管 径 在 DN1200-DN200 。 各供热区域内的热网主干线或支干线在互相临近的区域设连通 管道,并安装截断阀门。实现全区热网的互联互通、互为备用,提高 供热区域的供热保障能力,减小因某个热源故障给整个区域带来的影响。
(四)供热规划
1、热负荷:(1)规划工业蒸汽热负荷 320t/h。 (2)规划采暖热负荷 1530.5MW。 (3)规划国际商务中心空调冷负荷 176MW。其他建筑空调冷负 荷暂不考虑。 (4)居民生活热水热负荷暂不考虑。
2、供热分区:①大唐热电供热区域,供热范围是:沈吉高速以南、沈中线以北、三环线以东、沈通线以西。②新钢工业余热供热区域 供热范围主要集中在沈抚示范区东部区域,范围是:西至旺力街、 东至李石街道、南至示范区边界、北至浑河。③清洁能源综合示范区冷、热、电三联供区域 范围是:西至金枫街、东至金滨街、南至沈抚大道、北至玄菟路。④污水源热泵供热区域 范围是:远航路以南、城际铁路南二路以北、金橙街以西、新立 南街以东。⑤沈阳新天地供热区域 范围是:西至观棋路、东至方北线、南至沈吉高速、北至 103 省 道以南。⑥:拉古开发区 60.77 平方公里托管区 范围是:大甸村、松岗村、陡山村、长山村。
4、《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清洁能源发展规划》
(一)规划结构:开展了“四大优先发展领域”、“八大重点工程”和“环境效益分析”三大项规划研究。强化清洁能源对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的绿色增长的支撑和引领。
(二)四大优先发展领域:天然气利用、光伏、生物质能、氢能;
(三)八大重点工程:构建低碳绿色能源体系、“互联网+”智慧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站、新能源微电网、污水源热泵项目、大数据中心光伏发电项目。
(四)环境效益分析:1、光伏发电 2025 年,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光伏发电折标煤量为 0.74 万吨, 减少 CO2排放量 1.84 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 0.5 万吨,减少 SO2排放 量 0.06 万吨,减少 NOx 排放量 0.03 万吨。2、土壤源热泵 图 14 大数据中心光伏发电项目 土壤源热泵系统包括原料生产、机组生产、凿井、运输和运行, 其中运行和凿井过程是能耗构成和 CO2排放构成的主要来源;与传统 燃煤锅炉相比土壤源热泵能耗可降低超过 50%,CO2降低超过 90%; 土壤源热泵每单位能耗、CO2可节约 0.6778MJ/MJ、0.0112kg/MJ。3、地下水源热泵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包括原料生产、机组生产、凿井、运输和运行。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和凿井过程同样是能耗构成和 CO2 排放构成 的主要来源;与传统燃煤锅炉相比地下水源热泵能耗可降低接近约 60%,CO2 降低超过 90%;地下水源热泵每单位能耗、CO2 可节约 0.7534MJ/MJ、0.0172kg/MJ。 4、再生水源热泵 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再生水源热泵主要利用三宝屯和西部污水 处理厂处理后污水源,其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生产、机组生产、运输和 运行,近期规划热负荷可以到 67MW,供热面积可达 135 万平方米, 远期规划热负荷达到 105MW,供热面积可达 210 万平方米。
5、《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综合防灾规划》
(一)规划目标:在区域内协调的背景下,构建沈抚新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安全、坚韧、智慧、幸福的新区。
(二)规划结构:规划总体形成“三横三纵多维度”的防灾空间格局。其中,“横、纵”指主干防灾轴、避难通道构成的主要轴线,“多维度”指点、线、面、立体结合协同应对,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应急避难疏散体系
1、疏散场地 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规划中长避难场所 5 处,固定避难场所 29 处,包含备用或可经应急启动转换为避难场所的单位或用地。 在灾难发生时,可启动全部备用避难场所;随示范区建设规模的 扩大,避难场所分批次按时序建设,其避难面积最终可至少保证沈抚 改革创新示范区及外围村镇至少 50 万人的短期避难。
2、疏散通道 根据标准和实际避灾需求,确定纵向的三环、伯官大街、四环、 金橙街、旺力街、中兴街、沈通线、拉白线,和横向的沈抚大道、沈 抚城际铁路、全运路-沈东七路、沈中线为主要通道,应同时满足避 难疏散和应急救援的功能需求。
(四)防灾专项
防洪规划:本规划在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洪水防御预案及沈抚改革创新示 范区城市洪水风险图的工作基础上,针对各频率洪水的洪水淹没范 围、洪水水深,利用资料分析淹没损失情况以制定相应对策。规划将 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减少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 障。 本次规划对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的洪水灾害分 5 种工况进行分 析,得出不同的淹没面积和淹没水深,以及受灾的单位及企业等。划 定了防洪保护区,各区域将通过预定的逃避路线避险,并安置于相应 的安置点。
消防规划:规划建立、健全消防法规和监督制度,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加强 消防队伍建设,配备先进的灭火、救灾装备,提高城市防灾、减灾、 避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增强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抗御 火灾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的能力,逐步形成现代化消防安全保障体 系。 规划远期将打造“5 分钟消防圈”,即在一般情况下接到出动指 令后 5 分钟执勤消防车可以达到辖区边缘。按照“快速响应、迅速出 动、因地制宜、适当超前、均衡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规划消防 指挥中心 1 处,与原开发区支队合建;依托现状布局消防站 12 座、 森林防火办公室 1 处和消防培训中心 1 处,其中特勤消防站 2 座,一 级普通消防站 10 座。高湾和拉古地区森林防火工作服从示范区应急 管理局的统一调度。
抗震防灾:逐步提高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的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使城市在遭到示范区本地基本烈度 7 度地震影响时,生命线系统不遭受破坏,重要部门能正常运行或尽快恢复运行,保障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实施规划,使沈抚改革创 新示范区房屋建筑抗震防灾能力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抗震防灾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综 合防御”的方针,提高城市抗震防灾能力。城市综合防御目标,要达到抗御本地烈度 7 度地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