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正文
主题教育|切实增强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自觉性坚定性
发布时间:2023-07-18
【字体: 放大 缩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锚定“第二个结合”标注的“三个新高度”,走好“两个结合”这个必由之路、用好“两个结合”这个最大法宝,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时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图为四川眉山三苏祠。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奋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更加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中华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第二个结合”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第二个结合”形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最新表达和理论上的最新概括,让有着五千多年积淀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再次绽放出夺目光彩。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第二个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立足现实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持续涵养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夯实历史文化根基。
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创造活力。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汇聚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