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划一的服装,鲜红耀眼的袖标,坚定稳健的步伐······寒冬早8点的康宁社区,行进着一支特殊的队伍。
“巡逻队来啦!”一个孩童激动地指向这支队伍,社区居民也热情地冲这支队伍打招呼。康宁社区书记杨兴宏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治安巡逻队的志愿者们,负责维护社区范围内的治安秩序。每天早晨8点到9点,是他们上岗‘工作’的时间。”
这支由11名志愿者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只是康宁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康宁社区秉承创新精神,在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的道路上已坚持整整四年。
党员带头,志愿服务队伍日渐壮大
2015年,康宁社区在向优秀社区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成立党员志愿服务站,通过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逐步组建起自己的志愿服务队伍。
“这个过程很不容易。”倪大刚是一名退休老党员,同时也是治安巡逻队的一员,说起康宁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的艰难历程,他感慨良多:“拿我们巡逻队来说,平均年龄60岁以上,家属这一关就不好过。”巡逻队成立之初,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到这个团队里。“起初家属们都不理解,认为我们年纪大了,应该在家享享清福。但我认为党员就是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更何况志愿服务是利人利己的好事,后来通过我们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现在家属们不仅理解,而且支持,有的还跟我们一起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
转变态度的不只有志愿者的家属,还有社区的居民们。送回走失的脑血栓患者,劝散发生口角的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清理积水的下水通道······治安巡逻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志愿服务的价值。社区居民从一开始的不接受,到现在一有家庭不和、邻里争端等问题,就会主动找到巡逻队反映和求助。
除了治安巡逻岗,康宁社区还设有活动室卫生监督岗、环境美化岗、法律援助岗、医疗服务岗、剪发岗、配钥匙岗、精修钟表岗、缝纫机补岗等常规志愿服务岗位共计13个。这意味着,居住在康宁社区的居民,不但理发、修鞋、配钥匙、补衣服不用出社区大门,甚至可以不花一分钱。居民王阿姨欣喜地表示:“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这些服务真的太到位了!”
“身边人做好身边事,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志愿者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通过党员带头,康宁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日渐壮大,截至2019年1月初,康宁社区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共计91名,其中党员30余名。
“校+社”联盟,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有了党员的带动、居民的认可,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就有了根基,社区工作人员开始研究如何将志愿服务领域扩大化。于是他们联合高校,探索出了“校社联盟”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先后与沈阳工学院能源与水利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等院校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吴尚奇、杨春雨是来自沈阳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的学生干部,他们已参加过多次学校、社区联合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七彩课堂、义务劳动、美化园区······多彩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与他们的专业、爱好相结合,让他们在奉献中提升了自己。
同时,他们也爱上了志愿服务所带来的心灵的富足。2018年12月13日,康宁社区联合沈阳工学院共同举办主题为“物品传遍天下,爱心温暖康宁”的义卖活动,义卖所得善款全部用于救济困难居民。获悉爱心物资的来源后,困难居民王丽深受感动,紧紧握住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双手表示感谢。
“志愿服务+互联网”,让雷锋精神遍地开花
提到刷卡攒积分,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信用卡、会员卡。但是在康宁社区,志愿服务也可以刷卡攒积分。
去年年初,由沈阳工学院赵云鹏老师带队为康宁社区量身打造的船钉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党员持“德”卡,群众持“福”卡,每次做完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都可以在系统中实现刷卡积分,累计的积分将作为社区年底表彰星级志愿者的唯一考量标准。此外,系统还具有大数据统计功能。居民如果需要帮助,只需要到社区登记需求及联系方式,系统就会自动搜索到与其匹配的志愿者,既精准,又快捷。
这一创新做法,将越来越多的人吸引进了志愿者队伍,目前系统中登记的志愿者,除了来自康宁社区以外,还遍布在驻区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当中。康宁社区播撒的雷锋精神的种子,已在沈抚新区遍地开花。
凭借出色的志愿服务工作,康宁社区被授予辽宁省“优秀巾帼雷锋志愿服务队”等荣誉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社区。社区书记杨兴宏把这些成绩归结为所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将继续发扬雷锋精神,秉承创新精神,提升服务意识,抓好志愿服务这个有力抓手,缔造更加幸福的康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