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沈抚资讯 > 沈抚动态 > 正文
沈抚资讯
“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区”背后的方法论 沈抚示范区以改革创新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发布时间:2020-09-03
【字体: 放大 缩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8月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沈抚示范区荣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区”称号。

涵养环境,需久久为功。示范区获得“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区”的背后,是全区上下始终像爱护眼睛一样去呵护营商环境,并把”打造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标杆区“作为完成时代重托的基本前提。在示范区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方法论。为此,示范区坚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在方式方法上注重改革性和创新性,在行政审批上体现高质量和高效率,在项目服务上坚持全周期和全方位,在沟通交流上坚持准入制和承诺制,努力打造优质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沈抚示范区成为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破除僵化思想。今年以来,示范区积极推行涵盖用人制度、行政审批制度、金融领域创新、效能监察等十大领域改革创新举措,其中有8大领域的改革都与营商环境建设息息相关,努力为辽宁乃至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全新模式和首创经验,这必将推动示范区在营商环境建设之路上不断取得全新成效。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示范区以“一枚印章管审批”为服务抓手,将原有的9个部门14枚审批印章全部实行“一枚印章化”集中审批事权,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简化办事流程,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与此同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打造审批与监管部门协同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审管互动和信息双向反馈机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审批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优化再造流程、缩时限减材料提效能上,让行业主管部门强化业务指导,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进而形成业务牵动、分工协同、制度保障、科技支撑的高效政务体系。

用“园丁”服务抚育每颗幼苗,创造与域内企业“共生共荣”的营商生态。示范区在政务服务中融入“园丁”理念,创建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从项目策划之初就主动靠前服务、解决难题,推动项目加快落地、投产、达效。今年以来,已推动总投资860亿元的 46个项目开复工,并盘活了一批闲置多年的停摆工程,为区域发展强化了支撑,为项目企业坚定了信心。同时,以企业需求为服务导向,推行“园丁式”审批服务,通过推出首问负责、首办负责、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限时办结、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帮办代办等服务举措,形成了从项目洽谈、签约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无缝对接的服务链条,让域内企业和前来办事的人员充分体验便利、高效、优质的服务。 围绕打造亲清的政商关系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动政府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上来。示范区通过实施放宽市场准入、设立企业开办专窗、开发企业登记零填报系统等举措,实现了20分钟完成企业设立,3.5小时实现企业开办的“示范区速度”。开展了以“告知承诺、企业自律、信用公开、行业监管、社会监督、失信惩戒”为原则的全领域、全周期、全过程的“信用承诺制”审批,为富有契约精神的优质诚信企业开通绿色便捷通道。在市场监管、工程建设及社会事业领域,将99项非即办事项改为即办,143项可容缺办理,减少审批环节121个、审批要件381件。此外,试行“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多个许可证件,合并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从根本上破解了企业“易准入难准营”的现实问题。 正是得益如此优质的软硬件营商环境,才有了示范区筑巢引凤、引进名优企业和项目的底气,以及蓬勃发展的朝气。今年以来,示范区已签约重大产业项目52个,协议投资额超954亿元,其中不乏国家蛋白质研究中心等“国家队级”的高科技项目;上半年各项主要指标增幅均超过20%,在全省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