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终于要动迁了。”10月16日,虽然经历了一场秋雨,但是温暖的太阳还是照得大家身上暖洋洋的。在沈抚示范区深井子街道沈阳市标准件二厂职工宿舍集中签署房屋征收协议现场,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20多岁的年轻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踏实和喜悦,这种场景打破了大家对过往征迁现场紧张、沉重气氛的刻板印象。
“示范区的安置补偿政策越来越好,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我们接到通知昨天就来排队了。”原二标厂职工单玉库激动地表示,健全完善的征迁流程,全程公开透明的操作,全面阳光征迁让他很踏实。
沈阳市标准件二厂职工宿舍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均已年久失修,部分房屋破损严重,每逢汛期房屋漏雨积水现象较为普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宿舍职工动迁愿望迫切。
民生无小事,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必须“马上就办”。面对百姓期盼,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峰多次强调:“要把解决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衡量示范区党员干部是否优秀的一把尺子,要下决心、加力度、强合力,用高情商和炙热的温度去做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让老百姓真正收获到幸福感,让示范区的民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初,沈抚示范区聚焦机制,深刻变革,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工作机制改革,上下贯通、层层衔接、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示范区征迁工作形成了上下一盘棋的有利局面,凝聚成一股强大合力。沈阳市标准件二厂职工宿舍棚户区改造项目作为沈抚示范区2020年唯一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也是示范区城市建设提质的重要举措。
“二标厂职工宿舍用地属于是国有土地,要动迁就得先完成房改,这也是这项工作最难的地方。”深井子街道副主任贾安虎介绍说,为了加快推进项目进度,及时回应百姓期盼,沈抚示范区征收办和深井子街道相关负责人曾多次上门与产权单位沈阳汇鼎房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沟通,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一桩桩、一件件反复研判论证、谨慎决策,最终达成一致。
着力破解瓶颈,勇于迎难而上。在改造过程中,深井子街道成立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实行部门负责人包保制度,建立全程服务机制。定期举行调度推进会,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棚户区改造高效有序推进。
“既要质量,又要速度,多动脑筋、多想法子,把每一项民生工程都当成样板工程来做。”从8月底到10月初,示范区征收办和深井子街道的工作人员坚持挨家挨户走访,用心用情为征迁群众解读征迁政策,开展思想动员,解决征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赢得了征迁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同样的一句话要重复几十遍上百遍,工作人员特别有耐心,也特别不容易。”在政策宣讲的过程中,二标厂宿舍居民张耀被工作人员真心实意的态度打动了,主动参与到了征迁宣讲的行列中,“能够参与到示范区的建设发展中,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不打无准备之仗”,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需求与困难,把征迁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正是基于细致而扎实的前期工作,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此次征迁再一次刷新了签约速度。“一共102户居民,争取今天都签完。”集中签署房屋征收协议现场,工作人员信心十足。
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俯下身子、主动作为,最大程度让群众在过程中“乐意”、在结果上“满意”,用心用情用力把工作真正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30多平的小平房,今天就要换成70多平楼房了,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实现了,感谢示范区时时刻刻想着我们老百姓,以后我也要带着我的孩子、孙子参与家乡建设。”69岁的姜玉萍拿着手里的协议,看着展板上的户型图,嘴角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畅想起了未来的幸福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