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沈抚资讯 > 沈抚动态 > 正文
沈抚资讯
【最优环境】沈抚示范区厚植营商沃土 “软环境”彰显“硬实力”
发布时间:2020-11-09
【字体: 放大 缩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明日,总投资180亿元的中国数码港·沈抚生命科学园项目将正式开工。一周前的一天下午,辽宁数码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兵拿到了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他原本以为,这已经是当日完成的最后一项工作。“哪想到,当天示范区的工作人员还加班给我们办好了预施工许可证!”再提起当日的情景,宋兵语气里依旧充满了惊喜。

引进一个“国家队”项目有多重要?这个问题在示范区人心中不辩自明。示范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主动对接、多次带队招商,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同样,对于企业来说,建立全国首个分中心的战略布局也需要多方面衡量。选择了沈抚示范区不但是企业发展壮大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对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最有力的证明。“按照以往做项目的经验,拿到施工许可证的心理预期是三到六个月吧,三个月都算非常快的,原本以为开工怎么也要到明年。”像其他初到示范区的企业家一样,宋兵此前未曾听闻叫做“预许可”的手续,尤其像建筑工程这样的“手续大户”。年初以来,示范区对工程建设项目从选址立项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全流程,编制了全新的审批流程,明确核心要件和可容缺材料,通过合并审批阶段、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等措施,确保审批的规范运行及审批各阶段、各环节的无缝衔接。通过多部门联动协作,在项目土地摘牌前提前介入审查,土地摘牌后实行“信用承诺制”审批,对承诺制负面清单外的项目,作出相应承诺后1天即可申请办理规划预许可证和施工预许可证,实现拿地即开工。

“快决策,快执行,快突破,快见效”的背后是示范区上下一心、昼夜奋战的干劲。为保证项目安心落户、快速建成投产,示范区管委会建立了由党工委班子成员挂帅督导的项目包保服务机制,坚持日报告、周调度,以自加压力的方式换取提质增效的实际成果。按照示范区领导班子的要求,在提高效能的同时也要做好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姆式”的暖心服务体现了示范区职能部门“前置式”的工作思维。主要职能部门建立了项目联合调度机制,切实聚焦项目,破难点、消痛点、疏堵点,迅速推进项目落地,项目服务专员全程保障,真正做到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我在示范区上下工作人员的身上感受到了改革创新的精气神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诚意,无论是理念还是行动力,以及工作中的种种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了示范区对企业的关怀。”宋兵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