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沈抚资讯 > 沈抚动态 > 正文
沈抚资讯
人民日报点赞沈抚|一路风景一路笑容 沈抚示范区居民坐上有轨电车
发布时间:2021-03-22
【字体: 放大 缩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央媒纷纷将目光聚焦沈抚示范区,报道了示范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交通出行领域取得的积极成果,获得了广泛关注,示范区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

原文如下

“真没想到,搬进沈抚示范区居住不到三年的时间,有轨电车就通到了我家门口,出行便利了,每天看着有轨从眼前驶过心里都舒服。”春节期间,家住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玉露社区的李宏伟走亲访友时几乎都把这些话挂在了嘴边。李宏伟说,自2月3日有轨电车开通以来,他三天两头就去乘车体验,有时候到沈阳浑南吃碗面条就往回赶,有时候去商场里转一圈再坐车回来,要的是心里的那种幸福感。 沈抚有轨电车建设及西延工程是2020年辽宁省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线路全长5.2公里,是贯通沈抚示范区核心区的东西骨干线,向西与沈阳浑南有轨电车5号线实现连接并贯通运营。“就是这5.2公里的距离让我天天想月月盼,项目开工后,我有点时间就去看看,非常关注。”李宏伟的脸上写满振奋,“通车那天,我挤上了西延工程开通后的第一班有轨电车!”

在示范区,像李宏伟这样关注有轨西延工程的居民特别多,有的甚至更痴迷。家住鑫城社区的于凤英,虽然已经63岁,近一年的时间,她每天坚持站在自家33层楼的窗前,用手机拍摄有轨电车的建设场景,然后向朋友圈适时“播报”工程进度。2020年3月2日发的是“开工啦,开工啦!”11月11日是“草坪已经铺到我家楼下啦!”2021年1月31日是“有轨电车试运行中”,2月3日则是“有轨电车终于通车啦!”于凤英用几十段小视频传递着满满的幸福,她说:“过去去沈阳看女儿,要倒三段车,很不方便,有轨开通后,我下楼就上有轨电车,这福享大了,沈抚示范区给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最大、最好的事儿。天天趴在窗前往下看,现在有轨电车的站台上经常是等车的人排成长队。”

沈抚示范区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喻永华介绍,这段有轨电车通车以后,示范区居民反响热烈,“沈抚有轨电车西延线开通前两天我们对早前运营的5号线做了一个客流量调查,日均客流量为0.61万人次,西延线开通后,日均客流量升到了一万人次以上,增长了70%多。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客流量还会大幅增加。” 有轨电车西延的终点李石寨站设在了鑫城社区域内,鑫城社区书记梁敏介绍,通车至今,居民们每天三三两两结伴出行,乘车体验,很多时候是有轨电车出站就“满员”,很多居民已经把乘车观景当成了一种乐趣。“现在,社区的居民已经开始着手围绕有轨电车的开通编排文艺节目了!”梁敏说。 谈起对这段有轨电车通车的感受,沈抚示范区的一些机关干部也很振奋,无论家住沈阳的还是抚顺的,都觉得多了一条“绿色通道”,现在也愿意乘坐有轨电车上下班了。机关干部刘洋和包林轩说:“乘有轨电车上下班既节能环保,减少开车成本,又可以乘车观景,欣赏沈抚示范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不仅如此,据沈抚示范区李石街道的居民们介绍,自2月3日有轨电车通车以来,来李石大集采购的人数剧增,摆摊经营的也至少延长了100米。居民赵文志说:“李石大集悠久,在附近有很高的知名度,因为有很多地产商品,吸引了周边市民。有轨电车开通以后,每逢周四和周日坐有轨来赶大集的沈阳市民人数渐增,从有轨车站到李石大集两公里的路旁赶集的人群熙熙攘攘,场面很热闹。”大集桥头卖瓜子的吴先生说:“现在比过去一天多卖30-50斤,多卖这些基本上都是坐有轨赶集的沈阳人买走了。” 有轨电车西延开通以后,终点站李石寨站“人等车”的场面成了这个春天里沈抚大道上的一道风景。居民康玉波说:“坐着有轨逛省城,一路看风景,购物也便利,跟过去去沈阳要折腾多半天相比,现在就是享受现代化。”63岁的王玉琴说:“女儿家在沈阳浑南,自己经常去帮助照看孩子,年龄大了,开车不安全,换乘车也不方便。这回好了,有轨电车开到我家门口,来来回回太方便了,老年卡还有优惠,全程我就花2块钱。”

图片 开通一段有轨交通,方便了居民出行,提升了区域交通品质。沈抚示范区会把这辆从春天里开出的有轨电车转化成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动力,细心呵护,用情经营,成为示范区百姓心中一道靓丽的移动风景线。

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示范区将牢记嘱托,践行为区域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全力推动示范区民生事业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