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车载弹射式共轴双旋翼无人机集群关键技术攻关
需求单位:尚良仲毅(沈阳)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需求描述
面向复杂工况作业场景,相比于单机,无人机集群可通过高效的协同控制以及自主感知与决策,来解决更为复杂的作业任务,因此在公共安全、特种工业及航空测绘等领域的需求非常强烈,无人机集群技术被公认为是无人机行业发展的下一个技术风口。工业级无人机集群多选用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组成,主要是因为该类无人机相较于多旋翼无人机具有外形规整、便于携带、飞行效率高等优点。当前,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等国在共轴双旋翼无人机集群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美国“山鹑”无人机集群、以色列“萤火虫”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等处于垄断地位。相比之下,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尚未见成熟的共轴双旋翼无人机集群的应用报道。因此,为打破国外垄断,亟需开发一款车载共轴双旋翼无人机集群,通过弹射方式放飞,具备集群协同作业能力,能够进行自主识别、自主决策,实现高度自主化作业。我公司长期专注于无人飞行平台及其子系统全覆盖科技创新,是国内少数几家具备无人机集群技术研发及应用的企业,已开发出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的原理样机,拟进一步通过多学科协同技术攻关,突破车载共轴双旋翼无人机设计和自主控制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该类无人机的自主研发和应用,我公司拟寻找具备相应能力的单位开展联合研发工作。
二、关键技术
1.研究弹射式无人机系统,包括研究适用于共轴双旋翼无人机的弹射方式和弹射机构、开发适合于弹射的无人机结构、建立从弹射出筒至飞行全程的无人机动力学模型,最终完成弹射式无人机全系统的定型。
2.开展高效率、小尺寸、低振动螺旋桨设计,建立螺旋桨及其安装结构的固流耦合动力学模型,开发以降低结构激振力、提高气动效率与降低螺旋桨尺寸共同作为优化目标的设计程序,实现无人机平台的便携性、飞行效率和工作稳定性的提升。
3.研究具备自主编队与作业能力的无人机控制系统,开发具备态势感知能力的无人机载传感器系统、基于神经网络等算法开发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高度自主化无人机控制系统,并最终实现无人机的高度自主化作业。
4.进行无人机集群编队的测试平台搭建,通过建立无人机的飞行力学模型、构建大带宽数据系统,实现对无人机编队集群的零部件、整机及编队的各级模拟/半实物/实物测试。
三、预期目标
1.无人机载重量:≮1.2kg,续航时间:≮20min,最大飞行速度:≮20m/s,机身直径:≯110mm。
2.螺旋桨气动效率(双桨共同):≮80 %;20m/s前飞状态后倒角:≯3.5°;悬停状态机身振动:≯0.2g。
3.具备目标自动识别、编队自主拆分及任务自主分配、自主执行作业行动及自动归队并重编队等功能;编队作业无人机数量:≥10架,执行任务数量:≥2个;无人机平均故障间隔:≥100小时。
4.车载弹射式无人机集群编队系统综合测试验证平台:1套,可完成无人机各模块、整机及集群的全套地面/空中测试。
四、揭榜方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良好的科研条件、稳定的人员队伍。
2.在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是多智能体协同作业领域具有研发设计经验和能力。
3.在机械设计领域,特别是新材料新结构减振降噪方面具有研发设计经验和能力。
4.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服务能力强。
五、实施期限及预算投入
实施期限:2021年9月-2023年9月
预算投入:800万元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齐维维
电子邮箱:qiweiwei@slzy-tec.com
联系电话:024-22846699
————————————————————————————————————————————————————
项目名称:智能化高温合金与叶片制备及修复再制造协同控制技术
需求单位:辽宁红银金属有限公司
一、需求描述
高温合金广泛用来制造航空发动机、各种工业燃气轮机的热端部件。长期以来,高端高温合金依赖进口,价格昂贵,而航空发动机用高端高温合金材料更是长期限制出口,严重影响我国关键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及应用。为了提高我国高端高温合金相关技术产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升我国高温合金叶片质量,该项目拟打造一整套创新型的“智能化高温合金母合金与叶片制备及修复再制造协同控制系统”。目前,我国高温合金存在纯净度不高,质量不稳定等关键问题,直接影响高温合金叶片的合格率和批次的稳定性及其使用性能,导致我国高温合金材料与国外顶尖水平仍然存在20年以上的差距。原因包括成材率水平低、高端产品产能低、材料服役寿命短(不足1000小时vs.上万小时)、相对落后的加工设备(真空电弧炉、真空感应炉、电渣炉等),以及关键工序过渡依赖人工操作等。 为缩小国内高温合金产业化制备技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加快实现我国由高温合金大国向高温合金强国的跨越,急需开发一整套先进的智能化协同控制的高温合金母合金材料和叶片生产系统(包含硬件、软件及工艺控制流程)提高我国高温合金品质(材料使用寿命)、成材率、稳定性,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二、关键技术
1.高品质高温合金产品智能化控制技术
对母合金配料点、冶炼工艺、检测成分、热处理工艺等产品关键控制点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建立母合金的成分准确性和纯净度相互影响规律,找出影响高温合金收得率的关键技术,从而进行针对性优化。
2.高温合金叶片凝固缺陷及尺寸智能化控制技术
对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叶片陶瓷型芯、蜡膜、型壳以及定向凝固过程中材料成分、制备工艺参数等数据的收集与三坐标尺寸进行对比分析,并耦合母合金锭成分,提出定向凝固叶片凝固缺陷和尺寸的控制技术,提升高温合金叶片的合格率。
3.高温合金粉末纯度智能化控制技术
通过对高温合金母合金锭、熔体成分、氩气纯度、氩气流速等关键参数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耦合母合金锭的化学成分、所制备的金属粉末粒度等,建立控制高温合金粉末纯度的方法。
三、预期目标
1.自动化合金锭打磨线:母合金成材率³80%。
2.自动化合金切割线:母合金锭切割精度误差±100g以内;叶片切割精度误差±2mm以内。
3.母合金成分精准控制:主元素控制精度±0.05%以内,微量元素控制精度±0.01%以内。
4.合金纯净度控制(母合金及叶片):
DD407、K4169:O£15ppm、N£15ppm、S£10ppm。
5.库房管理人员、中间产品运转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等降低人工成本50%以上。
四、揭榜方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有较强的高温合金材料技术的研发实力、良好的科研条件、稳定的人员队伍。
2.具有丰富的材料学科领域,特别是高温合金相关技术领域开发、设计的经验和能力。
3.具有丰富高温合金母合金、高温合金叶片、高温合金部件修复再制造的生产经验和能力。
4.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服务能力强。
5.具有整合相关行业软硬件系统的集成能力和经验。
五、实施期限及预算投入
实施期限:2021年9月-2022年12月
预算投入:2019万元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雪松
电子邮箱:1442009958@qq.com
联系电话:13372820000
————————————————————————————————————————————————————
项目名称:民航飞机用滑梯充气气源装置研制及适航验证技术攻关
需求单位:辽宁美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需求描述
民航滑梯系统是民用航空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飞机应急着陆后机上人员在应急条件下快速安全逃生的重要保障装备(系统)。随着中国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出民用飞机ARJ21和C919,并已陆续配套航线。但在两款机型前期研制过程中,由于技术限制,我国现有民航国产化机型配套设备基本采用国外进口,国产化率尚不足25%。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民用航空业面临着发展受制于国外进口、关键技术被国外“卡脖子”的不利局面,严重制约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实现关键技术和配套产品的国产化。目前国产配套产品不能满足型号工作开展需要,开展我国民用航空配套用滑梯系统已经迫在眉睫。辽宁美托拟开展国产民用航空配套用滑梯系统起气源装置研制及适航验证工作,由于该产品的技术难度大和需要满足航空长期使用和安全疲劳的要求,特别是需要满足适航验证的需求,因此,亟需开展核心部件优化设计、性能检测以及适航验证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国产化研制工作。该项目拟通过多学科协同技术攻关,突破民航飞机用滑梯充气气源装置设计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民航飞机用滑梯充气气源装置的自主化研发和应用。因此我公司拟寻找具备相应能力的单位开展联合研发工作。
二、关键技术
民航飞机滑梯充气气源装置是高压气体的存储单元,由工作压力23MPa的高压气瓶存储高压气体,配套的阀门应具备减压稳定和快速释放要求。主要技术包括:
1.复合气瓶安全长期疲劳和轻量化优化分析。满足安全性和轻量化要求,即通过有限元分析与优化,给出疲劳和寿命简化分析,满足工作压力23MPa、液压强度34.5MPa、爆破强度69MPa以上、疲劳寿命不低于12000次的需求,为产品工程化提供理论支撑。
2.瓶阀组件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瓶阀组件应具有稳压输出功能,在0.2s内能达到(3.9±0.4)MPa的稳定调节压力。释放阀应具有拉发启动方式,释放阀的启动拉力(89~133)N。通过仿真分析进行结构优化,提供结构可行性。
3.瓶阀组件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瓶阀组件需要进行拉动力值、反应实现、减压压力、放气时间等综合测试,需要进行测试试验的策划和实施可行性分析。
4.滑梯充气气源装置适航标准和适航性试验验证。根据实际工况,依据国际标准,起草并制定国家CTSO标准,并结合DO160G标准,制定本产品的适航取证和试验验证策划,完成适航认证工作。
三、预期目标
1.完成复合气瓶长期疲劳和减重方案,减重30%以上。实现寿命不低于15年,12000次疲劳。提供优化分析报告、减重报告,配合辽宁美托进行相关试验验证。
2.瓶阀组件输出功能要求与指标:
瓶阀组件在0.2s内能达到(3.9±0.4)MPa的稳定调节压力。释放阀应具有拉发启动方式,释放阀的启动拉力(89~133)N。通过仿真分析进行结构优化,提供结构可行性。
3.完成瓶阀组件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4.完成适航标准和适航性试验验证。
四、揭榜方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良好的科研条件、稳定的人员队伍。
2.具有专业化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地位,熟悉压力容器的仿真和有限元优化分析,具有类似产品的成功案例。
3.具有丰富的仿真及气源系统(高压气瓶、阀门及适航)领域开发、设计的经验和能力。
4.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服务能力强。拥有相关的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或技术成果。
5.熟悉适航体系认证相关政策法规和操作,能够掌握适航取证的体系和相关要求。
五、实施期限及预算投入
实施期限: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
预算投入:550万元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陈文生
电子邮箱:42345858@qq.com
联系电话:13942369277
————————————————————————————————————————————————————
项目名称:运输机应急救生船用手拉式瓶阀组件国产化研制和可靠性技术攻关
需求单位:辽宁美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需求描述
运输机应急救生船用手拉式瓶阀组件是在应急情况下需要对运输的人员和装备进行水面漂浮的应急用水面救生船的关键部件。通过配置快速反应的高压手拉式瓶阀组件,实现船体的快速充填和人员、装备的应急救生保障,是现代运输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我国大型运输机已经完成研制,并陆续列装部队。其中应急用水面救生船配置的快速反应的高压手拉式瓶阀组件,在前期研制过程中采用的是国外产品。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目前面临着可能受制于国外进口的窘境,随着国际上的封堵和限制,严重制约着我国运输机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我国开展运输机应急救生船用手拉式瓶阀组件国产化工作已经迫在眉睫。航空工业XXX厂与辽宁美托共同开展运输机应急救生船用手拉式瓶阀组件及救生船国产化,其中航空工业XXX厂承担救生船等部件国产化,辽宁美托承担手拉式瓶阀组件国产化研制和可靠性设计分析等攻关工作。该项目拟通过多学科协同技术攻关,突破运输机应急救生船用手拉式瓶阀组件设计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运输机应急救生船用手拉式瓶阀组件的自主化研发和应用。因此我公司拟寻找具备相应能力的单位开展联合研发工作。
二、关键技术
手拉式瓶阀组件是高压气体的存储单元,由工作压力30MPa的高压气瓶存储高压气体,配套的阀门需满足可靠释放和快速释放要求。主要技术包括:
1.复合气瓶安全长期疲劳和轻量化优化分析。满足航空减重要求,通过有限元分析,给出疲劳和寿命简化分析,在满足工作压力30MPa,液压强度45MPa,爆破强度90MPa以上,疲劳寿命不低于12000次的需求,为产品工程化提供理论支撑。
2.瓶阀组件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瓶阀组件具有手动释放功能,释放阀的启动拉力(90~140)N,瓶阀组件在0.2s内启动释放,5s内完成释放。压力高,工作环境需要满足高温70℃和低温-55℃的恶劣环境,通过仿真分析进行结构优化,提供结构可行性。
3.瓶阀组件可靠性分析和测试试验。瓶阀组件作为应急救生单元,是人员的生命保障线,必须具备高可靠性,确保万无一失,需要在高低温环境及综合力学环境条件下的系统测试和可靠性设计分析。通过分析建立一套可靠性测试准则,并进行可靠性试验验证。
4.瓶阀组件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试验。瓶阀组件需要进行拉动力值、反应时间、放气时间等综合测试,需要进行测试试验的策划和实施可行性分析。
三、预期目标
1.完成复合气瓶长期疲劳和减重方案,减重30%以上。实现寿命不低于15年,12000次疲劳。提供优化分析报告、减重报告,配合辽宁美托进行相关试验验证。
2.手拉瓶阀组件输出功能要求与指标:
瓶阀组件具有手动释放功能,释放阀的启动拉力(90~140)N。瓶阀组件在0.2s内启动释放,5s内完成释放。通过仿真分析进行结构优化,提供结构可行性。
3.完成瓶阀组件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四、揭榜方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良好的科研条件、稳定的人员队伍。
2.具有专业化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地位,熟悉压力容器的仿真和有限元优化分析,具有类似产品的成功案例。
3.具有丰富的仿真及气源系统(高压气瓶、阀门及适航)领域开发、设计的经验和能力。
4.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服务能力强。
5.拥有相关的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或技术成果。
五、实施期限及预算投入
实施期限: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
预算投入:500万元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陈文生
电子邮箱:42345858@qq.com
联系电话:13942369277
————————————————————————————————————————————————————
项目名称:稀贵金属智能分离提纯系统开发与产业化
需求单位:辽宁中科博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需求描述
稀贵金属材料支撑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航空、航天、电力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稀土和稀贵金属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加工及产品报废之后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其中就含有铼、钌、钴、镍、钨、钼、铌、钽和铪等多种稀贵金属元素,具有极高的价值。到目前为止,我国70%含稀贵金属的固体废料仍然无法再生利用。因此,急需开展稀贵金属二次回收的再生利用研究,把稀贵金属二次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这对缓解我国战略稀缺金属资源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迄今为止,国内外现有提纯技术和提纯装备分离提纯得到的稀贵金属回收率低、纯度低、氧含量高,无法满足生产利用要求,成为了制约稀贵金属废料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该项目拟寻找具备相应能力的单位开展联合研发工作,进行稀贵金属智能分离提纯系统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稀贵金属二次资源回收、分选、冶金及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回收装备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深度融合。
二、关键技术
1.开展集成化智能多级加热还原技术研究。通过精准控制还原反应过程,抑制歧化反应,开发稀贵金属智能分离提纯装备。
2.开展连续动态氢还原技术研究。通过控制压制与高温烧结工艺参数过程,降低提纯稀贵金属的氧含量。
3.开展稀贵金属均相重结晶工艺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分离提纯工艺参数对稀贵金属重结晶过程的影响,控制重结晶过程流场分布,提高稀贵金属的纯度和回收率。
4.开展稀贵金属回收生产线自动控制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光栅传感、自动控制、传输速度等技术参数,开发稀贵金属自动控制回收生产示范线,提高稀贵金属回收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预期目标
1.开发出稀贵金属智能分离提纯系统。
2.稀贵金属回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9.9%。
3.氧含量小于100pm。
4.分离提纯系统最高工作温度>1000℃。
四、揭榜方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良好的科研条件、稳定的人员队伍。
2.具备材料成分设计调控、制备技术开发、制备装备开发以及材料应用性能评价能力。
3.具有各类材料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设备。
4.研究团队具有稀贵金属分离提纯系统开发经验。
5.拥有稀贵金属分离提纯技术相关专利、文章等知识产权。
五、实施期限及预算投入
实施期限:2022年1月-2023年12月
预算投入:1000万元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曹楠
电子邮箱:lnzkby@163.com
联系电话:18512445550
————————————————————————————————————————————————————
项目名称:基于工业互联网构建数码电子雷管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项目--助力数码电子雷管全向管理及服务
需求单位:保融盛维(沈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需求描述
该项目面向民爆产业,研究并构建企业级(未来具备行业级延展能力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码电子雷管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助力数码电子雷管全向管理及服务。研究设计数码电子雷管的数据驱动质量管理模式,对质量信息充分整合与集成,提升跨部门、跨企业、跨层级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联动联控能力。目前,国内外均缺少对数码电子雷管产品全产业链打通的成熟产品应用,同时还存在:电子雷管模组生产自动化程度不足50%;国内数码电子雷管在煤矿井下应用仍处于空白;国内起爆操作系统底层开发架构落后,无法满足国家监管要求或兼容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数码电子雷管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应用推广。该项目执行过程中,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起爆系统国产化;煤矿许用芯片、起爆控制器的突破;数码电子雷管模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以及质量控制模型研究等;同时力求通过该项目建立“中国第四代数码电子雷管生产检测标准体系”,引领国内数码电子雷管高质量发展。
二、关键技术
1.起爆操作系统国产化。基于国产操作系统(华为鸿蒙系统应用)研发国产起爆操作系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智能起爆系统,将大大增强起爆系统弹性部署能力及通用灵活属性。解决目前国内起爆系统操作系统落后、研发迭代速度慢、无法联网或操作系统兼容性差等制约起爆系统快速推广应用的基础软件瓶颈问题。
2.煤矿许用芯片。研发煤矿井下特殊环境下的高端芯片及智能起爆控制器,解决在高瓦斯气体浓度、低能量状态下仍能发火起爆的控制芯片是当下亟需解决的技术瓶颈。煤矿许用芯片是煤矿许用数码电子雷管设计的核心,电源设计、起爆能量控制、延时时间控制、防爆要求等均需达到《煤矿许用数码电子雷管、煤矿许用数码电子雷管发爆器安全标志管理方案 (试行 )-安标字 【2014】43号》要求。
3.煤矿许用起爆控制器。除煤矿许用芯片外,与之配套使用的煤矿许用起爆控制器同样是当下亟需解决的技术瓶颈,在防爆性能、电磁兼容性等方面均需达到《煤矿许用数码电子雷管、煤矿许用数码电子雷管发爆器安全标志管理方案 (试行 )-安标字 【2014】43号》要求。
4.机器视觉数码电子雷管模组元器件智能图像识别。机器视觉利用自动化技术使机器能够替代人眼,起到人类视觉的作用,可以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与测试测量。机器视觉助力自动化后,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减少了人工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对质量控制效果的影响。该项目通过研发图像识别,取代试验阶段复杂操作过程,解决规模化生产和量产的检验方法,能够在成品工序阶段检验起爆电阻是否达标,对缺陷产品进行有效识别。
5.数据驱动下的质量评估模型。采集生产、存储、使用等各环节影响质量的因素数据,按照数码电子雷管特殊质量控制参数建立质量评估模型。对质量问题的的损失、原因和责任主体等进行快速追溯和认定,反馈信息、查找漏洞、解决问题,促进生产工艺优化、设计优化。建立风险特征库,实现对潜在风险精准预测、智能预警和超前预警。
三、预期目标
1.数码电子雷管模组产品合格率达到≥99.95%,数码电子雷管产品合格率达到≥99.9%。
2.质量评估模型准确率≥98.5%。
3.机器视觉数码电子雷管模组元器件智能图像识别设备:监测效率≥1万发/小时,识别准确率≥99.9%。
4.煤矿许用芯片,技术参数满足安标字 【2014】43号文件标准要求。
5.起爆操作系统国产化:适配国内主要数码电子雷管芯片厂家,市场满足率≥80%。
6.数码电子雷管模组日产量增加≥50%。
四、揭榜方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良好的科研条件、稳定的人员队伍。
2.面向安全行业,特别是电子雷管产业,具备芯片&起爆控制器研究、质量控制数据研究、工业互联平台研究的相关技术成果及能力。
3.能够提出核心技术攻关的可行性方案,拥有相关自主知识产权。
五、实施期限及预算投入
实施期限:2021年10月-2023年12月
预算投入:3000-4000万元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颖
电子邮箱:liying0303br@dingtalk.com
联系电话:15300155233
————————————————————————————————————————————————————
项目名称:高级别智能驾驶关键技术研发
需求单位: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需求描述
智能化、网络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当前L0-L2级自动驾驶车辆已经开始量产,面向复杂城市道路场景的L3级以上高级自动驾驶技术和产品研发成为未来五年内的竞争焦点。以宝马、通用、丰田、特斯拉为代表的国际汽车产业巨头,纷纷将高级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时间确定在2021-2025年;国内一汽、长城以及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等汽车厂商纷纷跟进。高级别自动驾驶对传感器和控制器响应的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驾驶核心算法具有自我学习进化的能力,从而不断迭代与升级,以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但从目前技术和产业发展角度看,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被国外跨国公司垄断,我国汽车产业面临技术封锁风险,为了避免整个产业受制于人,迫切需要打破国外高级别自动驾驶算法和关键零部件的垄断,研发自主可控的自动驾驶控制器,实现高级自动驾驶产品全面量产应用。
二、关键技术
1.场景感知技术。目前感知技术对国内复杂交通场景的覆盖度有限,泛化性不足,对不完整、相互遮挡的目标存在检测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同时需突破交通环境地形检测、多姿态多视角各类交通参与者检测及意图推理等问题。
2.精准定位技术。融合多传感器的观测、联合优化车辆位姿,解决定位技术的场景泛化性和结果准确性问题,提升定位性能,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为理想的位姿估计。
3.稳定可靠的自动驾驶系统。基于5G车云协同,实现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控制在线进化学习,提升自动驾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预期目标
1.基于5G车云协同,实现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控制在线进化学习,自动驾驶核心算法迭代与升级,完成学习功能集成与测试验证。
2.研制支持高级量产的自动驾驶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车辆感知距离≥180m、行人感知距离≥70m、车道线感知距离≥100m。
3.自动驾驶系统支持高速公路自动领航、自动代客泊车、交通拥堵自动领航等典型功能,并实现系统整车集成和产业化应用。
四、揭榜方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
2.在自动驾驶领域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具有高水平成果。
3.能深入发榜方开展关键技术联合研发。
4.对项目研发任务提出技术攻关方案,组织科研力量,开展项目对接,协调创新资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任务。
五、实施期限及预算投入
实施期限:2022年1月-2023年12月
预算投入:2000万元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窦丽莉
电子邮箱:doull@neusoft.com
联系电话:18640164215
————————————————————————————————————————————————————
项目名称:刮板输送机用永磁半直驱变频智能一体机
需求单位:抚顺煤矿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需求描述
近年来带式输送机的永磁电机在直驱、半直驱驱动系统中都有发展。但在现存的采煤设备情况下,永磁直驱技术不适宜用在大功率刮板输送机系统中,因为在此工况条件下永磁电机直接驱动时,占用空间大且高于刮板输送机的弯曲度,在井下特殊的工作环境无法满足安装空间,不具有可行性。而半直驱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传动环节易于维护、可靠性高、成本小等优点。目前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借助行星减速器的永磁电机半直驱驱动方面,而大多数国产电机都是由用户选择变频器。变频器与电机不匹配,导致控制精度低,占用空间大;且变频器的安装位置距离电机较远,使得电压远距离传输到电机后电压降低;输电线路间互相干扰,电流发生畸变,系统效率降低,且高次谐波在输电线路中对附近仪器造成干扰。基于以上情况,国内外学者开始了变频器永磁电机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一体化技术使电机可以就地控制、起停,方便检修、控制;结构紧凑,使用更为方便;设备数量更少,节省成本与空间;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所以有必要将永磁半直驱技术与一体机技术进行有机耦合,对永磁半直驱变频智能一体机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因此我公司拟寻找具备相应能力的单位开展联合研发工作。
二、关键技术
1.开展变频器与永磁电机强耦合的一体化结构设计技术研究。要求设计结构合理、可靠性高、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变频器与永磁电机强耦合的一体化结构。
2.开展减速装置与永磁电机强耦合的一体化结构设计技术研究。通过分析永磁电机的输出特性、齿轮的传动特性和刮板输送机载荷对半直驱驱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影响,研发出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免维护、耐冲击、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减速装置与永磁电机强耦合的一体化结构。
3.电机本体的综合设计技术。由于永磁电机半直驱是采用永磁电机作为驱动源,因此需要开展永磁电机本体的设计技术研究,使其具有调速范围宽、功率高、体积小、节能效果好、可靠性高、过载能力强、转矩波动小等特点。
4.开展永磁半直驱变频一体机用变频器的抗电磁干扰技术研究。通过对隔离、屏蔽、接地、滤波方面的技术研究,攻克永磁半直驱变频一体机用变频器的电磁兼容的技术难题。
5.开展永磁半直驱一体化永磁驱动系统的智能化技术研究。解决多点驱动功率分配不均、系统协调性差等问题,开发出适用于永磁半直驱变频一体机的智能驱动系统。
6.开展永磁半直驱变频一体机的冷却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在永磁半直驱变频智能一体机中,电机在机电能量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部分损耗,逆变器在高频开关时也有很大的消耗,这些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同时减速装置也会产生损耗,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温度。因此拟通过对其冷却系统的研究最终实现冷却系统的集成化。
三、预期目标
1.额定电压3300V。
2.额定功率(400~1000kW)。
3.体积功率密度>600kW/m3。
四、揭榜方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有良好的科研条件、稳定的人员队伍。
2.团队人员在永磁电机理论、设计与分析、耦合场分析与应用、三维温度场建模与分析、永磁电机实验检测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
3.针对该项目特点,对类似结构和类似工况的永磁电机进行过仿真分析以及相关结构参数优化等研究,并具有丰富的技术攻关经验和成功案例。
4.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服务能力强。
五、实施期限及预算投入
实施期限:2022年1月-2023年12月
预算投入:3000万元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康烁
电子邮箱:kangshuo@fsdjc.com
联系电话:024-56616296,13898344082